当前位置:首页 > 欢迎回家海角社区 > 正文

北海海角街道社区网格员服务管理全攻略

随着城市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,社区网格化管理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。北海市海城区海角街道积极探索创新,构建了完善的社区网格员服务管理体系,致力于实现社会治理的精准化、便民化和智能化。本文将围绕“北海海角街道社区网格员服务管理全攻略”展开,详细介绍该街道在网格员队伍建设、信息采集、民生服务、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,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海角街道社区网格员的服务管理特色与优势。

网格员队伍建设与职责分工

北海海角街道高度重视社区网格员队伍建设,明确网格员的任职条件和职责,确保服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。网格员主要负责网格内的基础信息采集、民生服务、社会事务协助、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。街道通过规范管理,要求网格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,定期开展业务培训,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。

海角街道创新引入“老书记工作室”模式,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的经验优势,将他们纳入网格服务体系,形成“老带新”良好局面。老书记们不仅参与矛盾调解和政策宣传,还深入居民家中,收集民意,帮助解决实际问题,极大提升了社区治理的亲和力和实效性。

信息采集与动态管理机制

信息采集是网格化管理的基础工作。海角街道网格员依法采集和动态更新网格内的实有人口、重点人员、房屋及重点场所等基础数据,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。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如贫困户、残疾人、留守儿童等,定期走访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,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。

为提高信息采集效率,街道依托数字化平台,推广“数字海城+海城指挥通”系统,实现问题发现、上报、处理的实时联动。网格员利用手机APP全天候保持在线,确保巡查发现的隐患和居民诉求能第一时间传达至相关部门,推动问题快速解决。

民生服务与便民举措

海角街道社区网格员围绕居民生活需求,提供多样化的民生服务。网格员定期走访低保户、孤寡老人等重点关怀对象,了解生活状况,协助办理社会保障、医疗救助等事务。社区还设立“暖新驿站·骑手之家”,为新业态就业群体如外卖骑手提供休息、充电、医疗等贴心服务,体现了社区服务的温度和细致。

街道积极推动“老书记工作点”建设,将服务阵地前移至居民家门口,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政策咨询和矛盾调解服务。通过这些举措,海角街道有效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,实现了服务群众的精准化和常态化。

社会治理与矛盾调解机制

社会治理是社区网格员的重要职责之一。海角街道建立了完善的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机制,网格员每周开展社会矛盾排查,重大节假日实行滚动排查,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。网格员与社区民警密切配合,对可疑流动人员进行核实,保障社区安全稳定。

“老书记工作室”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,积极参与调解邻里纠纷、协调社区事务,推动群众矛盾在基层化解。街道还组建了由社区干部、网格员、志愿者组成的“听哨”队伍,形成多层联动、快速响应的治理格局,确保群众诉求“吹哨即到、即办”。

党建引领与共治共享新格局

党建工作是海角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核心引擎。通过党建引领,街道整合资源,构建了“党群服务中心+网格员+志愿者”的多元治理体系。社区党委积极推动“两企三新”党建工作,吸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,激发基层治理活力。

街道实行“万名党员办实事”分片联系制度,推动党员干部深入网格,了解民情、解决问题。通过党建引领,形成了引导、社区主导、群众参与的共治共享格局,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科学化、精准化水平。

北海海角街道社区网格员服务管理全攻略  第1张

数字化平台助力智能管理

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海角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一大亮点。依托“数字海城+海城指挥通”平台,网格员实现了巡查数据的实时上传和问题的快速处置。平台支持一键上报功能,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。

数字平台不仅方便了网格员的日常工作,也为街道领导提供了决策支持,实时掌握社区动态,精准调配资源。通过数字化手段,海角街道实现了社区治理的智能化转型,推动基层治理迈向高质量发展。

志愿服务与文明创建结合

海角街道注重发挥志愿者和退休党员的作用,组建了夕阳红巡逻队等志愿服务队伍,开展环境整治、文明宣传等活动。志愿者们深入背街小巷,清理垃圾、劝导不文明行为,为社区营造了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。

这些志愿力量不仅丰富了社区治理资源,也增强了居民的文明意识和社区归属感。通过志愿服务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,海角街道实现了社会治理的多元参与和长效管理。

总结而言,北海海角街道通过科学的网格员服务管理体系建设,结合党建引领、数字化平台和社会力量参与,打造了一个高效、便民、智能的社区治理新模式。该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能力,也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,为全国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
你可能想看:

随机文章